为协助自治区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和新疆广播电视台理论传播平台《社科空中讲堂》栏目组的工作,重点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专题之一“林基路在新疆”的革命故事,新疆大学档案馆于5月14日上午组织全体校史馆同志,并邀请了文学院安凌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阮晔副教授以及王欢老师参加了此次记者访谈交流活动,活动重点围绕林基路烈士与“抗大第二”红色精神的解读展开。
由于特殊时期无法进入校史馆,访谈录制活动安排在了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在对林基路烈士与“抗大第二”红色精神解读开始前,由档案馆馆长于付恩和副馆长哈力克·加帕尔带领全体校史馆同志齐声朗诵校歌“我们正青春年少”,在一片铿锵有力的回声中,王欢老师清唱了校歌,伴随着歌声,校史馆王梦婕同志模拟讲解了林基路烈士在新疆学院的光辉业绩。

于付恩馆长详细讲解了林基路烈士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可以集中概括为“抗大第二”精神,追根溯源是延安抗大精神,核心内涵是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将红色精神的三个方面凝练为坚定不移的马列主义信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壮美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此基础上阮晔副教授也对林基路烈士与红色精神进行了细化,重点讲解了林基路在新疆学院时期创新了课程形式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利用话剧等形式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特别强调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抗日宣传,在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对党性的不懈坚持,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将抗战作风和学风带入新疆学院,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追求,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为进一步感受林基路烈士对青年学子的感召和指引,文学院的安凌教授详细讲述了《我们正青年年少》话剧创作的背景以及编排的过程。

最后,新疆大学档案馆馆长于付恩做了总结,林基路烈士在新疆学院时期,以延安抗大为榜样,为新疆学院制定的“团结、紧张、质朴、活泼”校训,为新疆大学铸就了永不磨灭的鲜红底色;他亲自创作的校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大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他倡导的“教用合一”教育思想理念鼓舞着新大人报效国家、建设新疆,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向前!
本次访谈交流活动,是我馆在新疆大学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探索上又迈出的新的一步,不仅为宣传新疆大学有优秀的红色基因文化带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增强了档案馆全体同志进一步丰富校史资料,将校史馆建设得更好的信心。(撰稿:王梦婕;编辑:郭燕;审稿:于付恩)